来源:新京报
爬山岭路睡弹簧床,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百姓终生难忘的生活。
19世纪后期,美国人ZalmonGilbertSimmons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弹簧床垫,彻底改写了全人类的床垫历史。
20世纪30年代,席梦思在上海杨树浦路建立工厂进入中国,后又因战争原因淡出,于年卷土重来,成为老百姓口中的“高级货”。时至今日,在国人心里,上好的弹簧床垫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席梦思。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得到解放,原本被视为“资产阶级堕落腐朽生活方式”之一的席梦思“重返”中国,并在之后的十数年间逐渐走进亿万中国家庭,记录了几代中国人的梦乡。
从“硬板床”到“弹簧床”
从硬板床换成了弹簧床,张木木告诉记者,那感觉就是,“新鲜玩意儿啊。”
张木木(化名)老家在河南安阳,父母都是教师。年左右,张木木的父母从市里面的商场买回来了“席梦思”的品牌床垫,而不再是叫做“席梦思”的弹簧床。
“席梦思差不多是当时最贵的床垫了,我爸妈花了大几千。”对于张木木一家而言,当时关于席梦思的认识只是“听说好用”,当拔草之后,张木木感到席梦思睡起来并不舒适“睡了早上起来很累”,尽管如此,一家人依然为拥有了席梦思床垫而满心欢喜,毕竟在当时是“高级货”。
“改革开放前,人们对于床垫没太多要求,那时候,北方人大多睡炕、南方人睡木板床或者棕绷床。”已过不惑之年的摩玛智能创始人辛志宇在床垫行业已经深耕20余年,据他回忆,我国床垫行业的发展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辛志宇介绍,年席梦思是作为高端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普通百姓消费不起,大家口中所谓的“席梦思”其实是泛指“弹簧床”,而非美国品牌。张木木也表示,自己家当时能够消费得起是因为父母是教师,收入稳定。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消费者对于席梦思的体验众说纷纭,有人说“很软很舒服”,也有人说“睡久了腰酸背痛、不解乏”……
在那个年代,家里有一张弹簧床是一件很潮的事情。但与父母辈对于弹簧床回忆不一样的是,在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里的弹簧床更多像是儿时的“玩具”,经常偷偷在上面玩“蹦床”游戏。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能较长时间保持柔软性、比较透气不容易回潮霉变”等特点,弹簧床开始风靡全国。那个时候,没有形成很强的品牌意识,把所有的弹簧床统称为“席梦思”。据老一辈回忆,那时候他们常买的弹簧床大多来自穗宝、家惠、京兰、皖宝、吉斯……
国内床垫上市企业喜临门年财报显示:“中国弹簧床垫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我国引进了大量国外的、规格不等的弹簧软床垫生产,初步构建了我国软垫行业的发展基础和市场雏形。”
从“不会坏”到“舒适”国产床垫开始量产
据公开报道,世界上第一张弹簧床垫是由一个叫ZalmonGilbertSimmons的美国人发明的。
记者从席梦思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