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化工区防疫产品原材料企业抓紧生产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叶薇)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乳胶手套等防疫物资需求量急剧攀升。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协调赛科、科思创、3M、汉高、赢创等园区内医用物资原料上游生产企业,组织员工加班加点、放弃休假、调整计划,与时间赛跑,优先安排生产聚丙烯、聚碳酸酯、聚氨酯助剂、医用无纺布胶粘剂等紧缺的原材料,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添劲助力。
化工区内有10家企业是防疫物资的重要原料生产单位。其中,赛科公司的聚丙烯是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注射器等物资的原料;科思创、三菱瓦斯的聚碳酸酯和罗姆、璐彩特公司的MMA是护目镜的原料;3M的医用胶水、汉高公司的医用无纺布胶粘剂、中石化催化剂公司的钯炭催化剂用于口罩相关生产;氯碱公司的次氯酸钠、赢创公司的异氟尔酮用于消毒液制作。
为防控疫情蔓延,各地采取了交通管控、延迟开工等措施。为满足区内企业的物料需求,确保下游企业尽快复工,加快重点防疫物资生产进度,管委会领导带队联系区内重点企业,建立专项工作服务群,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紧急为赛科、科思创、华谊新材料、罗姆等开具了正常生产证明,并为汉高、赢创、巴斯夫涂料、舒驰、森韦得等公司提前复工开辟了“绿色通道”。
面对防疫物资原料运输需求的持续扩张,海事局驻化工区办事处启动了“一体化”水上运输绿色通道。在船舶交通指挥、口岸查验、船舶报告、货物验放等环节提前掌握信息、提前引导、提前审批、提前验放,整体优化船舶进港流程,压缩受理、审批、审核时间,确保所有满足水深条件的船舶直接进港、直接靠泊、直接卸货,最大限度保障原材料运输供应。
面对疫情,区内企业积极行动,研究部署关键物资原料保供策略。针对聚丙烯市场需求现状,赛科公司确定了三项保供措施:一是压缩共聚产品排产计划,增产医用聚丙烯,做好与抗冲共聚产品客户的解释沟通工作;二是全力确保医疗注塑专用料KM产量,满足该产品客户需求;三是留足库存保障防控医护用品原料供应,确保第一时间满足医用料客户的临时需求。
3M公司召集员工提前返厂开工,启动7天24小时全产能生产,保证疫情口罩供应;调整产线计划,加班加点生产医用胶水,1月24日以来累计生产80吨产品,为下游客户增产医用感染防护产品提供了保证。赛科公司接到武汉客户补货需求后,实施装置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将正常7天的发货周期压缩至48小时以内,58吨S聚丙烯已发往武汉。赢创公司紧急增加聚氨酯助剂生产任务,用于下游企业病床床垫生产,数千医院建设单位。
为保障聚丙烯等急需防疫物资原料生产,赛科公司加大产能,但其副产丁二烯产能也联动放大。由于疫情管控等因素,外供客户难以消纳相应产能。若压缩丁二烯产能,将会影响到主体装置的有效运行。为此,赛科公司与罗姆公司对接,就加大丁二烯使用量等事宜进行协调。通过区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发展,确保了重点物资原料的生产以及产业链的稳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