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壳属于哪种类型的垃圾?”“属于其他垃圾”“错,它是厨余垃圾,可以用来堆肥”。今天上午,东城区城管执法局来到崇外街道新世界社区宣传垃圾分类。记者从崇外街道了解到,针对“五一”开始实行的垃圾分类新措施,该街道将在“崇外街道全过程监管系统”中增加再生资源系统回收监管模块,在上门回收车辆上加装识别码,并在再生资源驿站加装秤体避免出现“七两秤”。同时,对辖区内餐饮企业点位监控,厨余垃圾日产日清,当日未清,系统即红色示警。
上午,东城城管在新世界小区里拍摄一部《垃圾回家》垃圾分类宣传短片。不少居民好奇地围过来,共享垃圾分类知识。空地一角整齐摆放着“蓝、绿、红、灰”四色垃圾桶,一旁的长方形木桌上摆放着各种类型的生活垃圾。报纸、信封、矿泉水瓶、湿纸巾、一次性纸杯、电池、电动车蓄电池、菜叶、鸡蛋壳等,现场指导垃圾分类。一名扮演群众的城管队员频频将木桌上的垃圾错误投放,另一名城管队员不断纠错并作出解释。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城管队员将一瓶里面还有水的矿泉水瓶瓶盖拧开后,把水倒进下水道,再将空瓶用脚踩扁后盖上瓶盖才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中。城管队员介绍,天气渐热,饮料销量增大,如何处理饮料瓶很多人不清楚。按照垃圾分类规定,要先将液体倒掉,再扔瓶体。
而在小区内见到的大件废弃物,如沙发、床垫、家具,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先期存放,等待专业回收人员进行拆解。
东城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5月1起实施,修订后的《条例》明确规定“生活垃圾谁产生、谁负责”,个人也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违规者将视情节进行书面警告直至50至元的罚款;对于单位责任主体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城管执法部门将责令立即改正,处元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东城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张文侠介绍,垃圾分类是一个细致活儿,其成效高低和进度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在分类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分类知识的“误区”,个人在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对于不明晰某种垃圾的属性时,可以在